傳統產業的痛點:面對數位轉型,如何擺好預備姿勢
「數位轉型」在台灣,是一個相當大的概念名詞 在台灣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架設個網頁或者開立個粉專就是數位轉型,但實際上不然,如果簡單定義『數位轉型』,就是從營運流程、價值主張、顧客體驗、數位文化、商業模式到徹底轉型,找到新的方式提供價值、以顧客的價值與體驗為核心,且不斷更新、創造營收並提升效率。而實際做法、各產業優先著手轉型的業務內容、以及適合採用的方法,則視不同產業案例有所差別。 傳統的CRM做了什麼?他的問題在哪裡? 客戶關係管理(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,縮寫 CRM)CRM是一種企業與現有客戶及潛在客戶之間關係互動的管理系統。通過對客戶資料的歷史積累和分析,可以增進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係,從而最大化增加企業銷售收入和提高客戶留存的方式。 在傳統店面經營會員時,過往相信一定曾經碰過這樣的狀況,一個客人來到店裡買了你的產品(如醬油膏),店面店員告訴她可以加入會員即可累積點數,請她現場加入會員,她填寫了會員資料;回去後,她對產品的滿意度很高,於是她上網進一步搜尋相關資訊,看了不同品牌的醬油膏、製程、評價,同時也瀏覽了相關的產品資訊(如醬油膏、醋...等產品),再來拜訪了新聞網站,最後發現某電商的醬油膏正在辦促銷的廣告,於是她多買了兩罐醬油膏。 相信這時一定會很疑惑,你的客人跑去哪裡了?她是不是有再繼續使用你的產品?如果你要辦活動,你想知道她對什麼東西或訊息有興趣?你認定她是死忠客人,想要找到更多跟她有相似背景及興趣的客人進行推銷,你急於知道怎麼做,卻不知道怎麼做。 傳統的方式,隨然每一筆資料都是實名資料,成本也相對較低,但若要進行更近一步的動作時,只能用現有的會員資料一個個的聯繫推銷,不能藉由現有的資料再進一步分析延伸,使得經營者與客戶之間的互動範圍較為侷限。 對於正在經營會員的人,面對顧客的數據有多種來源(如 線上、線下)、多個平台(如 網頁、App)、多種裝置(如 POS、電腦、手機),卻無法整合在同一個資料集、同一個識別碼,相信是一件很困擾的事,傳統的 CRM 系統是解決不了這些線上用戶的人口統計、興趣及行為相關數據的..等資料近一步的分析,只能用來逐筆紀錄,並且範圍侷限,資料時效性性也沒辦法確定。 台灣越來多企業在用CDP,但他到底在紅什麼?何謂CDP? 顧客數據平台CDP(Customer Data Platform,縮寫...
